2011/4/7 发表于5118天前 英伦生活 42071
最近和朋友聊到英国华人社区里的一些情况,他声音里透出讥讽:“你敢相信吗?社区内外,就像两个世界。”
从何说起呢?他所谓的“社区外”,指的是英国主流社会。这里提到的华人社会,并非指狭义上的“唐人街”,而是广义的在英华人。
举个例子,在英国读大学的人都知道,校方对论文抄袭、剽窃等事件管制异常严格。我一次写论文,引用了别人的话并注明出处,只因出处没写完整,就被老师叫去“重点关照”了半天。但翻翻手边的华文报纸,却发现众多“论文代写”广告堂而皇之出现,“一条龙”服务甚至“体贴”到承诺会提供网络“反抄袭”检测报告,这是为保证论文的原创性以通过校方考察。
和国内老同学打电话,她向我抱怨:在一家民企打工,工资被克扣,号称是去交五险一金,实则完全是浮云,发工资还得用现金,仅因老板要偷税漏税。
我在电话这头讪笑:这种情况我并不陌生,英国的华社有时在一些国内“特色问题”上是相当地“原汁原味”——英国华人老板不给员工交税很常见,甚至争取合法的带薪年假也可能被老板以各种理由拒绝。
在英国,官方这边规定21岁或以上人士的法定最低工资为5.93英镑/小时,部分华人老板那边就开出3.5英镑/小时的薪水,还摆出副“爱干不干,不干自有人前赴后继等着干”的架势;英国人追求“平衡生活与工作”,但如果给华人老板打工,还是先做好夜晚、周末加班的准备吧。
许多看起来高度融入英国社会的华人精英也默认华社中“风俗”不同于主流——说好听点叫宽容,说难听了难逃“自我歧视”之嫌。
这个游离于英国主流社会外的小世界脆弱而顽强,两年前,当时的布朗政府收紧移民管理,严打非法劳工,首当其冲的就是中餐业。一些华工的处境令人同情,但一些奇怪的逻辑也相当刺耳,例如有华人组织表示,中餐业聘用非法华工,是因为本地人“无法胜任中餐烹饪技巧”,有非法华人哭诉,贩卖盗版光碟是因为被当局“逼急了”……
有人冷静地指出,在英国,少数族裔必须“会哭”才能“吃到奶”,华工为英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,当局难道不能修改法律予以照顾?
事实上,迫于华社压力,英政府后来也出台了“短缺职位名单”等折中政策,为雇主从海外合法聘请华人厨师提供便利。然而政策实施后,因缴税、语言考核、薪酬标准等要求,合法申请者竟极少。
要我说,保护弱势的生存权没错,法律要根据民意调整也没错,但弱势争权不可忘记,法律终归反映道德底线,做人亦当如此。法律如拒绝低于道德底线的民意,其实是法律的胜利。弱势要维权,也要提高自身竞争力。
上一条留学资讯:英国电影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大学解析
英国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生中约有75%在大学期间接受家人的资助
英国的大学从1999年开始收费,每年1000英镑;如今,英国本土生的学费高达每年9250英镑,学生住宿的租金也高达每月1000英镑。
2024/10/30 发表于163天前 英伦生活 6522
英国各大高校公布了圣诞节放假时间,放假时间最长的可达40多天
剑桥大学假期长达45天,放假时段为2024年12月7日至2025年1月20日。牛津大学为42天假期,放假时段为2024年12月8日至2025年1月18日。
2024/12/24 发表于108天前 英伦生活 5287
英国拥有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一些大学,但签证限制导致现在该国吸引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少,这对英国大学的资金状况造成了沉重打击。
2024/11/20 发表于142天前 英伦生活 5192
提赛德大学是英国少数获得8项‘国家教学奖’的大学之一,该奖项旨在激励在教学水平上有卓越成就的大学,评选条件包括了大学的教学质量。
2024/10/18 发表于175天前 英伦生活 7301
品尝正宗英式大餐,烤火鸡、烤土豆、圣诞布丁,一样都不能少!围坐在餐桌前,品尝着美食,听着各种欢快的圣诞歌曲《平安夜》、《铃儿响叮当》等。
2024/12/24 发表于108天前 英伦生活 4755
除了中国之外,美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家庭把英国作为首选目的国。在最新的对美国家庭的调查中,这个比例达到了55%。
2024/12/12 发表于120天前 英伦生活 5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