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英使馆提醒在英华人和留学生们谨防电信诈骗 

2022/10/17  发表于915天前  英伦生活  16003 

中国驻英使馆表示,近日,多名在英中国公民因遭遇电信诈骗向中国驻英国使馆求助,其中多数为近期来英留学新生。

目前,在英中国公民单个案件被骗金额最高已达数百万人民币。为帮助在英中国公民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提高反诈骗能力,避免经济损失,驻英使馆总结了五大电信诈骗套路、四“不”反诈原则、三条使馆信息谨记、两步补救措施、一句重要箴言。

一、五大诈骗套路

套路1:通过“改号软件”冒充使领馆名义来电,通知当事人有紧急公文(包裹)需领取,要求提供个人信息。

套路2:冒充国内公、检、法人员以“个人卷入大案要案(或保密案件)”、“涉嫌巨额诈骗”、“身份信息被盗用”等为由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。

套路3:以各种名义要求向“安全账户”或其他银行账户转账汇款。

套路4:来电索要本人或他人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。

套路5:以快递、银行等工作人员名义,通知领取快递包裹或快递包裹被扣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。

二、四 “不”反诈原则

捂紧钱包不转账。诈骗电话无论巧编何种理由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谋求钱财。任凭骗子说的天花乱坠,只要守住“不转账”的底线原则,就不会蒙受经济损失。

录音来电不轻信。“改号软件”作为骗子一大法宝,能够把正确号码覆盖在错误号码上,因此手机显示号码绝非真实号码。

个人信息不透露。接到索要个人身份信息的来电可直接挂断,政府部门不会打电话索要公民个人身份信息。

“安全账户”不安全。执法机构不会通过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对公民个人财产进行调查,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完全不存在,只是行骗噱头。

三、三条使馆信息谨记

(二)如果你没有在使馆申办证件,使馆不会主动电话通知你上门领取包裹或“紧急公文”。

(三)使馆不会通过电话索要公民个人信息,更不会将电话转接所谓“国内相关部门”。

四、两步补救措施

(一)立即报警

(二)联系银行

即刻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,要求采取止付、冻结等相应措施。

五、一条箴言记心间

牢树安全防范意识,注意遵纪守法,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轻信转款,以免上当受骗。

 

上一条留学资讯: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计划沿用疫情期间的在线面试

下一条留学资讯:3所不参与高校排名的大学介绍

英国高校留学生入学人数回升:政策调整与国际竞争影响显著

英国高校留学生入学人数在经历显著下降后,于2024年秋季出现回升。根据恩洛利国际学生服务平台公布的数据,2024年5月至9月期间,英国多所高校的招生人数有所恢复。

2024/11/4  发表于166天前  英伦生活  6788 

英国高等教育部门预计大约有100所英国大学预计裁员超1万名教职员工

卡迪夫大学是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联盟罗素集团名校之一,在QS 2025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6名,卡迪夫大学位居全英第25名。

2025/2/7  发表于71天前  英伦生活  3995 

英国高校被呼吁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多支持,以改善校园融合

中国学生占英国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,每年缴纳约23亿英镑的学费,对英国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。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面临独特而尖锐的挑战,而高校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。

2024/12/17  发表于123天前  英伦生活  5971 

推荐英国留学女生选择的5个专业

根据英国官方数据,教育是女生最爱学科之一,且女生:男生比例高达7:2,女生是男生的3倍以上!教育行业需要具备细心、耐心、亲和力和号召力。

2024/11/26  发表于144天前  英伦生活  5933 

英国教育部将官宣上调2025/2026学年英国当地学生本科学费

英国大学(主要是英格兰地区的大学)本科年度学费自2017年以来,一直维持在9250英镑。2025年秋季开始,将增加到9535英镑,涨幅3.1%,这将是八年来首次上涨。

2024/11/6  发表于164天前  英伦生活  7453 

兰卡斯特大学预科申请要求

除了学术和语言要求外,学校还对申请人的年龄做出基本规定。一般来说,申请硕士预科的学生在入学时需年满18岁,以确保其在生活和学习上具备独立能力。

2025/4/8  发表于11天前  英伦生活  1658 

海外院校申请

我们提供15个国家/地区的留学服务。您可以通过我们免费申请海外的10所大学,但是每个国家最多只能申请8所(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加拿大)。

[ 图标: = 免费申请 ]

英国 / 澳大利亚 / 新西兰 / 加拿大 / 美国 / 香港 / 澳门 / 新加坡 / 爱尔兰 / 德国 / 荷兰 / 丹麦 / 瑞典 / 西班牙 / 马耳他

我们提供英国和爱尔兰的幼儿园,小学,初中,高中的私立学校(也称私校或独立学校)申请。

在线申请或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