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10/17 发表于1020天前 英伦生活 1214
中国驻英使馆表示,近日,多名在英中国公民因遭遇电信诈骗向中国驻英国使馆求助,其中多数为近期来英留学新生。
目前,在英中国公民单个案件被骗金额最高已达数百万人民币。为帮助在英中国公民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提高反诈骗能力,避免经济损失,驻英使馆总结了五大电信诈骗套路、四“不”反诈原则、三条使馆信息谨记、两步补救措施、一句重要箴言。
一、五大诈骗套路
套路1:通过“改号软件”冒充使领馆名义来电,通知当事人有紧急公文(包裹)需领取,要求提供个人信息。
套路2:冒充国内公、检、法人员以“个人卷入大案要案(或保密案件)”、“涉嫌巨额诈骗”、“身份信息被盗用”等为由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。
套路3:以各种名义要求向“安全账户”或其他银行账户转账汇款。
套路4:来电索要本人或他人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。
套路5:以快递、银行等工作人员名义,通知领取快递包裹或快递包裹被扣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。
二、四 “不”反诈原则
捂紧钱包不转账。诈骗电话无论巧编何种理由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谋求钱财。任凭骗子说的天花乱坠,只要守住“不转账”的底线原则,就不会蒙受经济损失。
录音来电不轻信。“改号软件”作为骗子一大法宝,能够把正确号码覆盖在错误号码上,因此手机显示号码绝非真实号码。
个人信息不透露。接到索要个人身份信息的来电可直接挂断,政府部门不会打电话索要公民个人身份信息。
“安全账户”不安全。执法机构不会通过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对公民个人财产进行调查,所谓“安全账户”完全不存在,只是行骗噱头。
三、三条使馆信息谨记
(二)如果你没有在使馆申办证件,使馆不会主动电话通知你上门领取包裹或“紧急公文”。
(三)使馆不会通过电话索要公民个人信息,更不会将电话转接所谓“国内相关部门”。
四、两步补救措施
(一)立即报警
(二)联系银行
即刻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,要求采取止付、冻结等相应措施。
五、一条箴言记心间
牢树安全防范意识,注意遵纪守法,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轻信转款,以免上当受骗。
上一条留学资讯: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计划沿用疫情期间的在线面试
下一条留学资讯:3所不参与高校排名的大学介绍
一般来说,商科专业类>医学/牙医/兽医专业类>STEM专业类>人文社科专业类。非剑桥大学的兽医学、医学专业莫属。根据2025年公布的数据。
2025/6/10 发表于53天前 英伦生活 372
通过校服措施,家长将为每个孩子节省约 50 英镑,该措施有望于 2026 年 9 月实施。但校服零售商警告称,这些计划中的改变可能会增加家庭的成本。
2025/5/7 发表于87天前 英伦生活 566
在大多数情况下,公交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出行选择。许多学校的学生卡可以用来免费乘坐或者打折,出门时一定要记得带上,这是一笔不可错过的好处。
2025/1/20 发表于194天前 英伦生活 767
英国凭借其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学术底蕴,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前往深造。其中广告硕士专业因其在传媒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就业前景。
2025/5/29 发表于65天前 英伦生活 296
英国政府计划于今年下旬发布移民白皮书,提出针对人工智能AI和生命科学领域高技能人才的新签证计划。随着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学习与生活日益丰富。
2025/2/6 发表于177天前 英伦生活 794
牛津大学本科的很多专业都涨得挺厉害,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1w英镑(约9 w人民币)左右。硕士的话,金融经济学硕士直接涨了10%。
2025/7/3 发表于30天前 英伦生活 3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