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招生抢人大战与财政破产危机同时上演,留学生减少、毕业留英难度增加

2025/8/12 

很快英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A-level成绩公布日,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(Ucas)负责人预测,今年将有创纪录数量的学生成功升入第一志愿大学——哪怕成绩略低于录取要求,也有机会圆梦。

然而在这场录取“盛宴”的背后,英国高校正面临着另一番现实:招生抢人大战与财政破产危机同时上演,留学生减少、毕业留英难度增加,都让英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蒙上阴影。

招生“买方市场”:成绩差一点也能进梦校

今年的大学招生呈现出罕见的“买方市场”;129所大型院校调查显示,截至8月6日,Ucas补录网站上仍有 2.26万个 课程空缺,主要面向英国本土学生。

在英国顶尖的 24所罗素集团(Russell Group)大学中,有 17所仍有补录名额,总计3630门课程可供选择。

补录(Clearing)是英国特有的大学录取通道,A-level成绩未达录取条件或未收到录取通知的学生,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找到仍有空缺的课程。今年多数大学为了填补名额,对“差一小步”的学生放宽了录取标准。

剑桥大学招生主管迈克·尼科尔森表示,如果课程要求AAA,而学生成绩为AAB,只要B的科目不是核心要求,依然可能录取。

高校财政告急:录取热度≠资金安全

虽然录取数据亮眼,但英国高校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;据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调查,约40%的大学陷入财政紧张,超过50所已启动裁员或重组。

英媒指出,近两成高校面临倒闭或被并入的风险,比如诺里奇大学(UEA)亏损严重裁员超110人。

卡迪夫大学2023–24学年亏损3120万英镑,削减多个文科和艺术专业。

财政危机的核心原因之一,是国际学生人数下降。国际生不仅缴纳更高学费,还为地方经济提供大量消费与税收。

但随着英国政府收紧签证政策、就业市场低迷,国际生增长停滞甚至下滑。

留学生减少:签证与就业成最大阻力

有提案建议对外国留学生征收6%学费税,预计每年将让英国高校损失6.2亿英镑。

国际新生注册人数较上年下降约5%,政策收紧毕业后签证,有些留学生毕业后只能在英停留18个月,大大增加了就业与签证续期难度。

英国失业率在2025年初上升至4.6%,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。

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(HEPI)总监希尔曼直言,今年学生在录取上处于有利位置,因为“财政困境让高校极度渴望招到有潜力的学生”。但从长期看,国际生减少和财政危机会削弱英国大学的整体竞争力。

对即将放榜的学生来说,今年是进入理想大学的好时机,录取标准相对宽松、补录课程数量充足、高校积极抢人。

但对英国高等教育而言,这场“抢人潮”背后,是对资金、政策、国际生源的不安与焦虑。

未来几年,英国大学既要争取新生,也要应对财政压力和国际竞争,挑战可能才刚刚开始...


上篇 英国两年期房贷利率自2022年以来首次低于五年期

下篇 英国针对国际学生的“最严新规”将于2025年9月起正式生效

海外院校申请

我们提供15个国家/地区的留学服务。您可以通过我们免费申请海外的10所大学,但是每个国家最多只能申请8所(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加拿大)。

[ 图标: = 免费申请 ]

英国 / 澳大利亚 / 新西兰 / 加拿大 / 美国 / 香港 / 澳门 / 新加坡 / 爱尔兰 / 德国 / 荷兰 / 丹麦 / 瑞典 / 西班牙 / 马耳他

我们提供英国和爱尔兰的幼儿园,小学,初中,高中的私立学校(也称私校或独立学校)申请。

在线申请或评估